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杨靖远:虬髯将军威震冀鲁边

2025年08月06日08:41    222

杨靖远,原名赵荣山,190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九一八事变后,杨靖远目睹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民众的血腥屠杀,决心离开家乡,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并于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靖远奉命前往冀鲁边区以加强党对这里的领导并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当时他在颔下蓄须,誓言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绝不剃须。后来他胡须长得又长又浓,人们送他绰号“杨胡子”。

1938年4月,杨靖远来到冀鲁边担任由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副司令。4月底,“三十一支队”收复庆云县城,杨靖远随即带领部队在庆云县发动群众,扩充队伍,并建立了庆云县政府。

“三十一支队”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不安。5月初,鲁北保安司令刘景良奉命向“三十一支队”发起进攻。刘景良自恃武器精良,率200余人进至庆云城附近,企图赶走“三十一支队”。然而杨靖远早已觉察敌人动向,率部主动出击,将刘景良部打得措手不及。撤退途中,刘景良部又进入杨靖远提前设好的埋伏圈之中,一阵枪声过后,刘景良所率的200余人伤亡过半,残敌狼狈逃窜。

6月12日,刘景良又纠集两个旅的兵力向庆云城发起进攻。面对敌众我寡的危急形势,杨靖远镇定自若。他一面派人去南宫向冀南军区首长求援,一面组织一支精悍的手枪队,夜间插入刘景良的司令部,俘虏敌参谋长以下20余人,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次晨,刘景良率部强攻庆云城。庆云军民在杨靖远的领导下,据城固守,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双方对峙20余天,刘景良不仅未能取胜,反被我军击伤腿部。此时,八路军津浦支队和水兴支队奉命由冀南东进支援冀鲁边区,刘景良闻讯,慌忙将其部队撤回惠民老巢,从此再也不敢进犯庆云。

1938年12月,为了消灭盘踞在冀鲁边孙仲文这股顽固势力,杨靖远亲率部队向孙仲文盘踞的大赵村进攻,在遭遇战中受伤被俘,后不幸被敌残忍杀害,时年36岁。萧华司令员痛失良将,悲愤不已亲手书写两副挽联寄托哀思:断头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饭,奋斗牺牲是抗日的应有精神;抗战方兴竟在盐山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鬲水吊英雄。

2014年9月1日,杨靖远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许洋)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责编:刘圆圆、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